暫無更新內容

咖啡含丙烯醯胺恐致癌

醫:莫恐慌


  自由時報 2018/03/31

【記者吳亮儀、王憶紅/綜合報導

▲美國加州法院日前針對咖啡業者做出裁示,星巴克等咖啡業者

必須在產品上加註「致癌警語」。(美聯社)

    美國加州法院裁定,咖啡在烘焙過程產生的化學物質「丙烯醯胺(acrylamide)」有致癌風險,星巴克等咖啡業者須標致癌警語。其實,不只咖啡,生活中食物常見丙烯醯胺。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,丙烯醯胺是烹調過程中自然產生的物質,並非添加物,不須擔心是黑心食品。

須標示原料原產地 紅黃綠區分咖啡因

    目前食藥署規定,業者要標示咖啡原料原產地,咖啡飲料也應以紅黃綠標示區分咖啡因含量。台灣星巴克、7-ELEVEN皆表示,咖啡豆進口都符合政府相關規範,也會依照現行符合法規的方式運作。

▲食品中丙烯醯胺標準值

去年國人喝掉28.5億杯現煮咖啡 每天78萬杯

    根據資料顯示,台灣咖啡豆進口量十年來成長一六○%,去年台灣人喝掉約二十八.五億杯的現煮咖啡,平均全台國人每天喝掉七十八萬杯,其中,7-ELEVEN售出三.二億杯,全家也達一億杯。

▲台灣咖啡業者不受影響。 (記者朱沛雄攝)

研究顯示 喝咖啡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

    顏宗海強調,咖啡雖然有丙烯醯胺,但近年也有醫學研究證實,喝咖啡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發生率,此外,咖啡中含有咖啡因,過量也可能導致心悸、血壓上升、心跳加速等症狀。

    食藥署科長李婉媜說,丙烯醯胺被世界衛生組織(WHO)列為2A致癌物,經「動物實驗」證實有致癌風險,但尚未在人體身上發現確切的致癌證據。

▲喝咖啡優缺點

丙烯醯胺致癌風險 人體上未有確切證據

    食藥署有公布「食品中丙烯醯胺指標值參考指引」,當中有各類食物中丙烯醯胺含量建議值,但沒有強制規範,也沒有罰則,包括咖啡、餅乾、麵包和黑糖等都有建議值,是給食品業者做參考。

    如何減少丙烯醯胺的攝取?食藥署建議民眾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,包括五穀根莖類、奶類、蛋豆魚肉類、蔬菜類、水果類及油脂類,減少或適量食用高溫油炸或烘焙的食品,並搭配運動,使身體的機能維持正常,就可減少攝入丙烯醯胺風險。

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搭配運動 減少風險

    顏宗海醫師說,丙烯醯胺容許攝取量(TDI)為每天每公斤二‧六微克,以六十公斤的成人為例,一天建議不超過一五六微克。而許多烘焙或油炸食品都含有丙烯醯胺,這是食物的胺基酸與還原糖發生梅納褐變反應所致。因此不只咖啡,包括黑糖、麵包、薯條、洋芋片等食物,都可能接觸到丙烯醯胺,只能盡量減少攝取。

不只咖啡 黑糖、麵包、薯條都含有丙烯醯胺

    歐洲也曾有過相關案例,炸薯條是比利時最有名的食物,烹調的特色是先燙過再炸,但會產生較多的丙烯醯胺,歐盟也曾想推行新的烹調方式來降低含量,但遭比利時民眾強力反彈,認為歐盟破壞比利時美食驕傲的傳統。

 

台湾 新北市树林区中正路415号10楼
10F, 415 Zhongzheng Road, Shujing District, Xinbei City, Taiwan

Tel:(02)2688-5568

Fax:(02)2688-5559

Copyright 2018 铭跃生技有限公司 Ming Yao Biotechnology Co., Ltd

台灣 新北市樹林區中正路415號10樓
10F, 415 Zhongzheng Road, Shujing District, Xinbei City, Taiwan

Tel:(02)2688-5568

Fax:(02)2688-5559

Copyright 2018 銘躍生技有限公司 Ming Yao  Biotechnology Co., Ltd